广播媒体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金燕 冯青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 杭州)
摘要:学分制、选课自由的教学模式正淡化着高校学子班集体的观念,大学生创业风的兴起加剧了学生社会化的程度,安全教育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更便捷更高效更生动的网络化发展,校园广播以其独有的优势从众多传播谋介中脱颖而出,成为高校安全管理的最直接有效的媒体工具之一。本文以高校校园的突发事件为题材,先介绍了校园安全管理中的潜在危机,再阐述广播媒体在校园突发事件处理中的作用及优势,最后就如何更有效的发挥广播媒体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广播媒体,校园安全,突发事件,潜在危机
引言
众所周知,校园是极为特殊的环境,校园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安定。然而高校人群众多,思想活跃加之外界矛盾不时冲击高校净土,导致各类突发事件频发。
高校校园媒体是高校重要的宣传阵地,在高校的育人工作中发挥着宣传、教育、引导和服务作用[1]。高校校园媒体主要包括校报、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校园新闻网等形式。校报和广播是校园媒体的传统形式,目前大多数的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报和广播台,校报以时事评论和深度报道见长,但出版周期相对较长。校园广播基本每天播出,具有短、平、快的优势。校园网的出现和发展是高校校园媒体的新形。校园网具有时效性强、图文并茂、信息丰富、可选度大的特点,已成为受众喜爱的交流平台。但是,在应对突发事件上,校园广播有它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
2001年美国学者E・M・帕斯(E・M・Perse)在《传播效果与社会》一书中说危机影响到数量很大的人群,以突发性、不确定性、失控、反应情绪化和威胁生命财产为特征。因此广播媒介的陪伴功能,它的方便及易得性、广泛性等特点都说明,广播媒介是应付突发事件最好的媒介之一。
本文作者通过走访杭州诸多高校保卫部门,针对各高校的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案例及处理措施等进行了交流,并以此为题材,进行提炼、升华,总结出校园广播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独特作用以及如何更有效的发挥它的优势。下面逐一进行详述!
一、校园安全管理的潜在危机
校园安全管理的潜在危机主要是由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引发[3]。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地政、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
(2)学校火灾事故;
(3)学校建设、校舍及设施设备引发的安全事故;
(4)学校食堂供餐或其他视频、饮品引发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
(5)集体活动中或课间大量师生员工的互相挤压、踩踏事故;
(6)来自校内的袭击、伤害性事件;学生失踪、绑架事件;
(7)感染性或季节性、爆发性疾病等公共卫生事件;
(8)由各种原因发生的出走、自伤、自虐、自杀、裸露事件;
(9)学校财产被盗事件;
(10)在校学生刑事犯罪事件等。
校园潜在危机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危及着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学校怎样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和尽力使已发生的危机事件损害降至最低显得尤为重要[4]。比如,近年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校区、莫斯科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等众多高校发生火灾[3],造成不少大学生失去宝贵生命,血的教训需要高校在灾前加强消防安全教育,而在火灾发生时充分、及时的利用广播等媒体就能做好学生引导、疏散、救援工作,更好的保护学生人身安全。
二、广播媒体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回想2008年初南方持续的雪灾,恶劣天气导致了成千上万人被阻滞在回家的路上,陷入困顿,容易急躁失望。当电网、通信网被中断,手机信号消失,广播信号却始终存在着,此时的一个收音机,可以让那些被黑暗和暂时的危机隔离在社会之外的人们不再感到孤单和无助。
由此可以看出,广播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校园安全管理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发布预警信息及时
校园广播媒体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正确引导学生疏散。广播媒体具有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大的特点,而且广播媒体信息传播的及时性、聚集性、扩散性和上下传输的便捷性,使其在校园突发事件传播上担负起特殊使命。
2、发挥优势,情感抚慰
广播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具有的情感抚慰功能,可以使人们减少恐慌、产生心理安全感,产生集体归属感等功能。突发事件发生时,广播媒体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安抚危机中学生的心灵,为他们提供来自各方的援助与救济,尽量大限度的减少伤亡。
3、是突发事件事后宣传、报道的最直接的手段。
综上,使得广播媒体成为新一代社会动荡因素的消解力量,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助长力,为安全校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如何有效的发挥广播媒体的作用
1、树立危机意识,学习国内、外广播媒体的先进经验[2]
有调查称:“在无法预言的灾难丛生的世界,现在以及将来,广播电台需要为其所在区域的可能的自然灾害做好准备。”日本是一个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长年的多发性灾害提升了日本政府、社会、媒介和民众的抗灾救灾能力,从而使日本广播在防灾救灾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为了加强重大灾害事件报道的针对性,日本广播媒体总结了广播应对的“灾害报道十条”,分别为:
(1)自始至终重视灾害信息的准确性;
(2)反复告知抗灾救灾机构的电话号码和联络方式;
(3)准确报道受灾地区范围、灾情规模以及灾后出行路线;
(4)尽一切可能为受灾民众服务;
(5)充分体现对受灾民众的人文关怀;
(6)充分发挥广播的贴近性、地域性、互动性等优势,使广播真正成为灾区民众的生命线;
(7)适当进行信息服务分流,确保防灾救灾信息主渠道畅通;
(8)重视培养灾害报道的专业记者;
(9)建立灾害报道的工作手册制度;
(10)选择适当的报道角度与方式。
这些对于广播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可借鉴的范式,值得我国广播媒体深入学习研究。
2、建构和优化广播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发挥广播的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构建广播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使广播媒体能对突发事件接警、预警及时、有效!把危害带来的风险化解至最小,切实保护好学校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
任何防范措施也难免做到万无一失。凡是预则立,平常经常演练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学校管理人员不至于手忙脚乱,能快速启动危机应急预案,冷静地采取
有效的措施。
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突发事件随之增多,而高校中潜在的危机现象更加复杂。校园作为社会组成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环境,只有校园安全了,社会才能更大程度的获得安宁!广播媒体能对突发事件发生及时预警,速度快、范围广,可以在第一时间安抚危机中学生的心灵,尽量大限度的减少伤亡。从而使得广播媒体成为新一代社会动荡因素的消解力量,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助长力,为安全校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合理的利用广播媒体,能进一步提高高校突发事件的预警提示和应急处理,更能为新形势下的高校保卫工作增强第一战斗力,从而为建设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发挥更强的前沿媒体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燕.受众与高校校园媒体发展关系之初探[J].科教文汇,2008-03
[2] 李景萍,林琛.广播媒体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运用――以海南交通信息广播“10.14突发事件特别直播节目”为例[J].广电视角
[3] 钟之静.试析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新闻危机公关策略[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Vol.4 No.4
[4] 杨明宏,王德清.危机管理视野下的校园安全问题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2007-05
[5] 林洲.广州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现状调查与分析[J]
注:本文获2011年度浙江省高保学会研究课题优秀论文三等奖